Friday, February 26, 2016

东南亚的香料 Spice trade

东南亚出产的香料曾经是非常贵重的商品。新加坡作为一个航运枢纽,香料贸易促进本地商港的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初,香料、锡矿和树胶都在新加坡输出到世界各地,新加坡一跃成为世界第七大海港。

19世纪初,莱佛士曾经在福康宁山、亚美尼亚教堂、勿拉士巴沙路和多美歌地铁站这大片土地建立了实验性的植物园,面积相等于20多个足球场。

莱佛士花那么多心思在市区开辟植物园,是因为欧洲人非常喜欢香料,使到香料的价格水涨船高。香料的利润到底有多大?香料就像黄金一样,当葡萄牙的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回到欧洲时,他们把从摩鹿加群岛 Moluccas)所带回的“几袋丁香”,在市场上售卖。他们从中所获取的利润,就足可支付整个船队和水手们几趟来回所需的经费与酬劳。

17世纪初期,威尼斯商人从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Maluku Islands)采购一船的香料,只需花3,000英镑左右,运到英国市场上可以卖到36,000英镑。从事香料贸易所获的利润,是十分可观的。

当时使用香料,不仅仅是为了烹饪调味,或者掩盖不新鲜肉类和蔬菜腐臭味,更重要的是豆蒄、丁香、肉豆蒄、肉桂和胡椒等香料,实际上具备着医疗的价值。

经济动力


英语中“Spice”(香料)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pecies”,常用来指贵重但量小的物品。对欧洲贵族而言,来自东方的香料是奢侈品,能够享用香料的都是有钱人。

香料的利润引起欧洲列强虎视眈眈,香料群岛更是列强必争之地,为殖民地政府缔造大量财富。在16世纪,葡萄牙统治了东印度的香料贸易,17世纪的霸主是荷兰,到了18世纪则是英国。由于欧洲的气候不适合香料的生长,所以葡萄牙率先抵达香料群岛。荷兰将葡萄牙赶走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了香料群岛,香料贸易达到鼎盛。

(1756年的香料群岛地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直至18世纪末,香料群岛一直是肉豆蔻、丁香等香料的唯一来源。福康宁山作为一个实验性植物园,主要种植肉豆蔻、丁香和各种昂贵的经济作物,目的也是为了让英国和东印度公司在香料经济分一杯羹。

后来,法国和英国在自己的殖民地试验种植香料成功,在东南亚扩大种植区,再转口到欧洲,免得被荷兰和当时的威尼斯商人龚断市场。香料逐渐成为寻常的商品,不再价值连城。当然,香料群岛的奥秘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新加坡的Bugis Junction武吉士广场是武吉士人早年居住经商之地。武吉士人来自苏拉瓦西 South Sulawesi),船上承载着附近香料群岛的特质香料、棉织衣服、咖啡、稻米等到新加坡做买卖。他们会来到新加坡跟荷兰人有一段渊源。17世纪中,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着来往印度和香料群岛的航线,切断武吉士人来往苏拉瓦西与爪哇间的财路,逼使他们转移目标,航向更远的马来亚半岛、廖内和新加坡,过后逐渐在新加坡扎根。

本地常见的香料


肉豆蔻(nutmeg的原产地是印尼的香料群岛,是名贵的香料之一,过去人们一直把它当作奇珍异宝。肉豆蔻作为食材,可以开胃消毒,使人食欲大开。在医药上肉豆蔻可以治疗肠胃,洋人在制作朱古力时,会将肉豆蔻磨成粉,加入巧克力中,增强止泻的功能。

肉豆蔻也是民间医疗土方,印度人用来治头痛失眠。提炼出来的豆蔻油可以驱风,改善消化机能,防止肠胃胀气等。豆蔻膏有消除蚊虫叮咬的肿痛功效。英国殖民地政府将肉豆蔻的种植引进槟城后,豆蔻、豆蔻油和豆蔻膏都属于槟城的特产了。

(肉豆蔻。图片来源:互联网)

丁香(clove)的原产地同样是香料群岛。丁香是将丁香花的蓓蕾晒乾后而成的干花,无论中西式菜肴、印度、马来餐或是娘惹美食,都少不了它。由于丁香的味道很浓,所以在烹调时只需少量就行了。

丁香除了食用,同样可以入药,丁香所提炼出来的香精油还可以冶牙痛。市场上有些比较昂贵的香精,里面也渗入些丁香成份,可见丁香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丁香。图片来源:互联网)

小豆蔻(cardamon)的原产地是印度,现在很多国家都种植了。在饮食方面,欧洲人很喜欢把磨碎的豆蔻加入甜品如布丁、糕点、冰淇淋等。豆蔻粉也是现在时尚的咖啡调味品之一。



(小豆蔻。图片来源:互联网)

香兰叶也叫班兰叶(pandan leaves),叶片会发出一股清香味,闻了舒服,吃起来的感觉更好。香兰叶常用在食物烹调上,我们日常吃的食品如班兰蛋糕、咖椰面包酱、燕菜糕等大部份都是用香兰叶熬出来的香味为主。新加坡美食之一的海南鸡饭,更是少不了香兰叶。传统娘惹美食、泰国人的班兰鸡、印度人的黄姜饭和马来人的椰浆饭等都少不了它。

(香兰叶。)

叻沙叶(Laksa leaves)是东南亚最常用的一种香料,土生华人的娘惹美食一定少不了它。叻沙是一种非常道地的娘惹美食,用小红葱头、生姜、南姜、黄姜、大辣椒、辣椒干,小虾米和椰浆烹调出来。浓浓的浆汁淋在幼滑的粗米粉上非常的美味可口。当然叻沙叶肯定是不可少的,新鲜的叻沙叶切成末状,直接加进烹煮好的叻沙里,将那碗叻沙的原味呈现出来。

(叻沙叶。图片来源:互联网)

胡椒(pepper)是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一定药牲,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胡椒有黑白之分,不同种类适合烹调不同的菜肴。其实黑白胡椒是同一种胡椒,只是采收和处理的方式不同而已。当胡椒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后即成黑褐色,通称黑胡椒。全部果实都已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数天,擦去果皮晒干,则表里呈灰白色,通称白胡椒。

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辛辣,对驱寒、健胃功能更好,更强。

(黑胡椒。图片来源:互联网)

用黑胡椒做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烹煮的时间不能过久,否则会把它独特的香辣味挥发掉;二是热度必须够高,将黑胡椒香浓的味道挥发出来。因此,黑胡椒做出来的铁板豆腐效果特别好。新加坡美食之一的黑胡椒螃蟹,同样是以这个原理烹调的,螃蟹的味道不但香辣,肉质更加甜美。

(黑胡椒螃蟹。图片来源:互联网)

咖喱叶(curry leaves)原产于印度,叶子本身会散发出咖喱香味,是本地重要的香料。新加坡美食之一的印度咖喱鱼头,咖喱叶就是其中主要香料之一。

(咖哩叶。图片来源:互联网)

香茅(lemongrass)的用途也很广,除了可以煮出美味的菜肴之外,还可以当饮料,对妇女养颜和驱风都很有效,泰国料理的东炎汤和各族人的咖喱食材都少不了它。香茅的马来语叫做“sera”,早期在芽龙一带有许多香茅园和加工厂,所以马来人把那一带叫做Geylang Serai

(香茅。图片来源:互联网)

肉桂又叫做桂皮(cinnamon),原产于斯里兰卡(旧称锡兰)的热带雨林。将树干的皮晒乾后制成桂皮。华人传统的卤肉、肉骨茶、扣肉包和捞鱼生,印度人的黄姜饭都使用它,欧洲人则将桂皮加在甜品和饮料中。现在时尚的咖啡座也备有肉桂粉让顾客随意加入咖啡里,把咖啡豆的香味带出来。肉桂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减轻胃痛,防止伤风和咽喉疼痛。

(肉桂。图片来源:互联网)

2016年2月29日注:
谢谢 Kentnash 君留言指正我对肉豆蔻和小豆蔻的识别上的一些误差。已经在文中更正。

相关链接

Tuesday, February 23, 2016

美人鱼 Mermaid

从小就喜欢美人鱼。那是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许多故事之一。

我家的“小朋友”(曾经是)也有过一段喜欢童话故事的日子。他们拿着故事书,叫我讲故事,然后开心地回到床上,愉快地入梦。如今他们不听童话故事了,他们说童话故事是假的,给小朋友开心的。他们也开始放弃书本,选择互联网,就这样挥别了纯真的年代。

因为有接触,所以有回忆,回忆带来憧憬。终于有那么一天,乘着公干之便,我在哥本哈根跟海边的美人鱼雕塑面对面。美丽善良的美人鱼静悄悄地守候在海边,在现代化的步伐中并不显眼,甚至被遗忘。拜访美人鱼原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至于阅读《美人鱼》之类的童话故事,时间甚至回流四十余年。除了《美人鱼》,《卖火柴的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皇帝的新衣》和《快乐王子》都是安徒生著名的创作,我甚至觉得这些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是写给大人看的。

(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像)

《美人鱼》电影版

                                                
2016年春节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上映的《美人鱼》跟安徒生无关,那是周星驰借用同名的电影创作,在中国和香港都创出年初一单日票房的最佳纪录。新加坡的华语片观众有自己的取舍,新春期间照旧捧梁志强和“赌王系列”的场,《美人鱼》排第三位。

依循自己的惯例,新春期间到影院感染创作的喜悦,同时寻找生命的感动。这个新年看了两部影片,杜汶泽以海南鸡饭为题材的《开饭啰》是其一,周星驰的《美人鱼》是另外一部。

虽然周星驰以无厘头电影创出名堂,但后来的作品如《少林足球》、《功夫》、《月光宝盒》、《仙履奇缘》、《食神》、《长江七号》都笑中带泪。

自然界是个微妙的空间,世界这么大,大家原本都可以各拥一席之地,各得其所。在欲望的催使下,我们都已经逐渐忘记了共存的潜规则,利益攻心下牺牲对方来满足自己,性情变得越来越暴戾,甚至为了遗忘本性而刻意包装自己。

若说周星驰耍无厘头,那就是跨越时空,假借7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和平外交那段历史。郑和甚至跟美人鱼建立外交,跟美人鱼欢欣地站在一起作画。

充满智慧的老美人鱼指着这幅画: “在远古时代,人鱼和人类本应和平共处,谁知道,他们越进步就越暴戾。”声纳和港湾的开发对大自然造成莫大的破坏,美人鱼被逼离开大海,躲入废弃的沉船中求存。为了保卫最后的乐土而跟贪婪的财团发生纠结,演绎出一段凄美的人鱼故事。

年轻的美人鱼被“族人”安排去杀死海底生物的公敌,她问她的敌人:“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分钟,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美人鱼》剧照:“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分钟,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图片来源:互联网

《美人鱼》是一部喜剧、爱情童话、环保教材,让我们欢笑,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得到一些启发。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周星驰的电影的原因吧!

鲛人


地球上真的有美人鱼吗?西方的研究认为美人鱼可能是类似于海牛的生物,中国的文献称美人鱼为“鲛人”。互动百科引述魏晋时代的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互动百科进一步引述:郭璞注《山海经》时谓“雕题国”人为鲛人,古音中,“雕题”与“鲛”可以互转,与海南岛的“黎”族也颇为音近。黎族很早就有发达的纺织技术,据说松江的黄道婆就是从黎族群众那里学到了纺织技术而被家乡人民尊为纺织神的。但黎族和大陆交往较早且频繁,并无过多的神秘可言。从鲛人一年甚至于几年才能来一次大陆判断,他们住得似乎比海南更远。而鲛人记述中的水底居住,也许就是指住处周围全是水,仿佛是在水下。综合这些因素,鲛人应该是住在南海外大洋上的小岛居民。从出产珍珠和方位上判提到断,今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人最为接近。

我翻了徐客编著的《山海经》,不只一次提到人鱼。雕题国国民在脸上纹黑色的花纹,身上画鱼鳞般的图案,因此有人错把他们看成是鱼。此外,氐人国(昆仑一带)的人都长着人的面孔,鱼的身体,看上去胸以上是人,胸以下是鱼,只有鳍而没有脚。


(氐人的两个版本。左:清·吴任臣近文堂图本,上身为人,正身为鱼。右:清·汪钹图本,脖子以上为人,脖子以下为鱼。图片来源:《山海经》,徐客编著,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3月第二版)

《山海经》说在青丘山发源的英水向南流入翼泽,泽中有很多赤鱬,形状像鱼却有人的面孔,或许就是人鱼。吃了它的肉就不会生痔疮。

青丘山指的是韶关一带的岭南山脉,水流到翼泽,靠近广东清远。


(清朝年代的赤鱬绘图。图片来源:《山海经》,徐客编著,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3月第二版)

《山海经》被誉为中国的创世史诗,像一部奇幻的神话。但就像《马来纪年》一样,将神话的部分去除之后,提供了认识古代史地人文的线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关链接
The little mermaid
初恋红豆冰

Friday, February 19, 2016

捞鱼生

捞鱼生的习俗源自中国南方,精确地说,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珠三角这个地方鱼塘多,对食材的处理多样化,同样的原料衍生出不同的吃法,鱼生是其中一种。

父亲回忆起以前在广东鹤山乡下生活时,一般上将新鲜的鯇鱼切片,用食油、酱青、桂末(肉桂粉)和胡椒来腌制片刻,配上姜丝、生菜、酸甘、芫茜、炸米粉等佐料,捞起来就是一碟美味可口的鱼生了。

乡下的鯇鱼吃的都是天然的“有机食物”,河床的肥泥哺育着鱼群,加上没有什么化学污染的问题,所以没听过因为吃生鱼片被细菌感染的个例。

父亲来到新加坡之后,从1950年的农历新年开始,一路来都有过年跟同事一起捞鱼生的习惯,用的是鯇鱼,后来手头比较松动,有时用西刀鱼。相较西刀鱼,鯇鱼的价格廉宜多了,而且吃起来富有家乡的情怀与回忆的滋味。

父亲的同事比他更早来到新加坡,有些甚至在新加坡经历过日治,正月初七人日吃鱼生这码事绝对比1950年还早。

市面上流传鱼生是冼良等人在上世纪50年代所发明的,时间点上这是不正确的。或许冼良身为广东三水人,早就尝过家乡鱼生的风味,他身为厨师,通过餐饮业将鱼生发扬光大,才是较合理的说法。

跟乡下捞鱼生的料理相比,本地使用了多一些配料如瓜因、荞头、萝卜丝、薄脆、花生碎、芝麻等,后来还用上酸梅酱和柚子,捞起来五颜六色一大盘,叫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增。

过去买这些农历新年的鱼生配料,一般上都会到恭锡路的“祥安”购买,那是因为祥安老早就已经以一站式的经营方式做生意,货品齐全,价格大众化。

江门鱼生


到了我主持在家里捞鱼生这个家族传统时,食材已经有些更改,世俗也有些改变,不过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日捞鱼生依旧是我的家常菜

准备鱼生是要放些心思的。首先是生鱼片的选择,已经不使用鯇鱼和西刀鱼,而是改用三文鱼,主要是出于卫生和简洁的考量。本地的淡水鱼易受细菌感染,加上父母和我这一代的年纪都大了,抵抗力日衰,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以舍弃鯇鱼不用。西刀鱼属于咸水鱼,细菌较少,但西刀鱼的细骨很多,除非鱼生刀特别锋利,切工又好,可以切成薄薄的鱼片,否则容易哽骨头,因此也舍弃不用。好的三文鱼经过特别的保鲜和卫生处理,新鲜的鱼肉切开来呈橙红色,闪闪发亮,十分迎合新年的气氛。

(三文鱼片,先用桂末、胡椒、柠檬和橄榄油来稍稍腌制,除了香料的味道外,还有杀菌的效果)

其次是鱼生的佐料,已经不需要到祥安一样样地挑选,超市有各类包装好的鱼生料如“陈师傅”、“广祥泰”等,省却许多功夫,不过红白萝卜丝还是要自己刨制。

第三是桂末和胡椒依旧是腌制鱼片的香料,酸甘则以柠檬来取代。这些香料都有杀菌的功能,用它们来腌制本来已经颇卫生的三文鱼片,就不怕被细菌感染了。在过去的年代,它们还是东南亚香料中的奇货呢!

(鱼生的佐料可以在超市买得到)

第四是在酒楼餐馆捞鱼生,已经不使用生菜了,不过我家还继续使用生菜,延续过去农村就地取材的传统。生菜寓意生财,为那盘鱼生增添绿意,是“江门鱼生”的特色之一。

第五是现代人都爱钱,喜欢边捞边喊“huat ah”(发啊)!“huat ah”是福建人的叫法,是近十年来才兴起的。也许这是中文水平低落的后遗症,吉祥语已经很难说出口,只好以简单迎合世俗的“huat ah”来取代。我家捞鱼生还很坚持使用正确的祝福语,至少 “万事如意”、“学业进步”、“一帆风顺”等大家还说得出来。

(将配料和三文鱼片一道道添上去,生菜寓意生财,是江门鱼生的特色)

(最后倒入花生碎、薄脆、芝麻)

第六是鱼生属于“冷盘”,若能同时吃上热腾腾的广东粥,配搭起来味觉就很完美了。所以,每一年我都会以慢火来熬制一锅皮蛋瘦肉粥,皮蛋完全溶入粥水中,入口香滑,跟鱼生相互调和,不啻为新年暴饮暴食之后的养生食品。

说了许多,到头来食物料理最主要的还是一份爱心、真心和善心。大家围起来捞鱼生,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心心相印下,食物自然充满美味。

捞过鱼生,庆祝过人日,祝各位身强体健,心想事成。

(大家一起舞动筷子,齐齐庆生的江门鱼生)

相关链接

Friday, February 12, 2016

日本天

潮州民谣《日本天》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装修后重新开馆,920日下午有两场“潮州民谣教唱”。蔡美娥发表了她的潮州民谣创作《日本天》,简单扼要的将三年六个月的日治时期的惨痛经历表达出来,其中包括屠杀了5万至10万名华人和粮食不足的困境。
《日本天》,潮州歌谣
作者:蔡美娥 Chua Mui Ngohcopy right 2015

日本天,昭和年,
三年六个月,断米断糖断牛乳。
大检证,叫肃清,其实就是清男丁。
山芭内,樟宜海,数万冤魂无尸骸。

华语、粤语版:


日本天,昭和年,
三年六个月,断米断糖断油盐。
大检证,叫肃清,其实就是清男丁。
山芭内,樟宜海,数万冤魂尸何在。

(潮语歌谣《日本天》,作者:蔡美娥)

关于屠杀华人事件,日军攻入马来亚后,马共成立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1942年1月),并派人到新加坡受训,然后潜入马来亚打游击战。另一方面,海峡殖民地志愿军团的新加坡华人也在新加坡沦陷前响应英军的号召,匆匆成立了星华义勇军,由英国中校John Dalley领导,简称Dalforce。日本占领新加坡后,日军通过检证来进一步“肃清”这些抗日的华人,当时日军宁可杀错,不可放过,造成大屠杀的惨剧。一些幸存的星华义勇军潜入马来亚,跟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一起打游击战。

Karl Hack和Kevin Blackburn 的书中收录了两段大屠杀现场侥幸生还者的记忆[1]。1942年2月20日,日军将约70名华人带到樟宜海滩,在海边将他们射杀。其中有四人被误以为已经死去,后来他们逃走了。隔天,樟宜监狱的俘虏被令去处理这些死尸,发现一名生还的华人,协助他逃生。

在丹娜美拉沙滩,也就是今天的机场所在地,Chua Choon Guan和Cheng Kwang Yu描述他们的经历。1942年2月22日,日军将400至600名华人带到此处,黄昏低潮时将他们集体射杀。他们在1947年的战犯审讯时出面供证,指出能够生存是因为受难者实在是太多了,日军无法在每个尸体上再捅上一刀。据说接下来的三个黄昏,同样的屠杀情景都重复上映。

战后新加坡在勿洛建屋子,工人在勿洛南的“死亡谷”(The valley of death)发现另一个屠杀现场,估计约两千人死在该处。过后在新加坡各地发现更多相关的骨骸。


(勿洛南的“死亡谷”。图片来源:Karl Hack[2])

新加坡沦陷前五天出生(1942210日)的黄坤浩追忆那段“断米断糖断牛乳”的日子。他的出生证写着2602年出生,那是从神武天皇即位的公元前660年起计算的纪年,而不是六百年后的未来人。他的出生地为昭南市,也就是易名后的新加坡。由于母亲瘦小又缺粮,奶水不足,只好将香蕉磨出乳汁,煮成适宜一口一口喂食的“炼奶”。

有些比较幸运,付得起钱的人家,则从印度牧牛人那儿购得新鲜牛奶,用慢火煨煮,直到适合婴儿饮用的奶质。
(黄坤浩吟唱《日本天》,并追述喝香蕉奶的日子)

物资替代品


由于战前的新加坡是一个现代都市,主要依赖进口食物。日军政府充公了岛上所有仓库商店的白米、白糖、食盐、食油、布料等重要物资,加上停止供应商入口,因此物资短缺,自19427月起禁止商店零售,实施配给制。只有持有“安居证”的家庭才可获得一张食物配给登记卡,到持有经营准证的商店购买粮食。对当时的居民而言,排队数小时购买配给品是生活的常态。


(安居证)

(粮食购买卷。图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随着战争时局的发展,本地粮食供应紧张,以白米而言,1942年每人每月20斤(12公斤。1日本斤=600克)。到了战争结束前,每名成人男性只得8斤。

米粮不足,几乎每寸土地都用来种植木薯、番薯等主食。这些高淀粉低脂低蛋白质的食物导致人们缺乏维他命B,许多人患上脚气病。民间使用土方,吃浸泡过夜的生绿豆来补充维他命B,将蛋壳磨成粉末来补充钙质,用拉让草和海棠花煮水来补充营养,使用椰糖来取代白糖,棕榈油和椰油来取代花生油和牛奶等。

榴梿味道鲜美,而且一身是宝。榴梿种子不能生吃,水煮后则可以食用,榴梿壳留下来当作燃料,任何物资都不浪费。

其他各族人士也有新发明,印度人用醋搽满全身来退烧,他们相信体温会跟着水分蒸发而下降。

跟日本人关系良好的欧亚族人巴克勒医生(Dr C J Paglar)自己酿制了“神奇水”。他将烧热的铁板放进水里,制造出含铁质的营养水,装在小瓶子里配给贫血病人饮用。

死神来得太早


民间土方始终敌不过瘟神死神。1944年,一百万余的新加坡人口中,一年间就有4万多人死亡,是战后1946年的自然死亡率的三倍;死亡的婴儿将近9千人,比1940年高出两倍。

吴焕美(1933-1944)是其中一名患上脚气病而不治的男生。小男孩有一副好嗓子,有时为日本人唱歌而得到白米和糖的奖励,父亲因为穷困而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治疗,在亲笔书写的悼词中,表达了丧子的绝望与哀痛。


(吴焕美的父亲一字一泪写下悼词。图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婴儿傅添土有一张“玄米粉(糙米粉)配给票”,当时的婴儿可按月领取糙米粉,作为婴孩替代食品。傅添土刚满一岁就夭折了,很可能是因为糙米粉取代奶粉所造成的。

当年的目击者回忆,虽然市面上粮食不足,但日军军营和军政府的仓库里囤积了大量的米粮,专门保留给日本人和支持者,显示了日军刻意制造粮食不足的局面,然后施行特别配给制,以此来控制本地社群,迫使他们跟军政府合作。

我们讲到日战日治,总是离不开战争与死亡,跟日本军政府呈现的大东亚共荣景象大相径庭。通过民间记载的个人历史,希望大家也可看到人们在艰难昭南中,倔强地面对生活的一面。


(日本军政府尝试打造大东亚共荣,和乐升平的景象。图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1] Karl Hack, Kevin Blackburn,《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 p154, Routledge Curzon 2004
[2] Karl Hack, Kevin Blackburn,《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 p161, Routledge Curzon 2004

相关链接

Friday, February 05, 2016

虎豹别墅左邻的华侨学校

口述:黄延达
执笔:李国樑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16年1月15日

(文中的“我”为黄延达)

消失的巴西班让华侨学校



阅读了《联合早报·缤纷》的“虎豹别墅的左邻右里”(20151219日),我这个在巴西班让6条石(6英里)虎豹别墅左邻的华侨学校就读的老街坊感触良深,也想凑凑热闹。

华侨学校跟名校华侨中学虽然同样以“华侨”命名,不过没有任何实质的关系。华侨学校是一所已经消失的乡村学校,也是一所政府辅助学校,是《消失的华校》校史展中的漏网之鱼。

母校在1931年创建,亚答屋顶的校舍设在鸦片山附近的村落,以前称为巴西班让5条半石。

上世纪50年代富商胡文虎在世时,捐了虎豹别墅左邻的一片高岗之地给华侨学校,后来兴建了一座两层楼L形校舍,1958年由时任教育部长周瑞麒奠基。周瑞麒的部长生涯并不长久,只当了一届就因为贪污丑闻被人民踢出局。

(学校重建,由时任教育部长周瑞麒奠基。图片来源:黄延达)

当时华校与华校间联合主办活动是颇盛行的,一方面加强学校间的联系与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壮大阵容。华侨学校曾经跟克明、彰德和励群学校举办了多届“四校联合运动会”。

克明和彰德学校跟华侨一样,属于民间的公立学校。虽然这两所学校的校名还保留着,但已经成为政府学校。励群学校由安溪会馆创建,不过已经停办。

学校在高峰期共开了18班,小一到小六各三班。当时的华校有许多华文老师都是作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投稿来提高中文水平。在小学生间流行最广的是知识报,知识报停刊后,一些华侨学校的同学将稿件投给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

(当年入学必须在出生证上盖章。图片来源:黄延达)

1978年,虎豹别墅左邻的村落被大火吞噬,25户人家无家可归,不过学校并没被波及,成为一些灾黎的避难所。学校逃过火劫,但却面对华校式微,新生人数越来越少的命运。为了保校,校董只好听从教育部的指示,开办启蒙班。后来附近的居民陆续搬迁,学校在10年后送走最后一批包括我的侄女在内的毕业生。亲眼看着母校被铲泥机铲平,心头难免增添几分情伤。

学校的历史就像一部建国史的缩影



华侨学校创校的时候就跟那个年代的许多华校一样,师资多数来自中国,有些还是国民党员。新加坡在许多老师心中只是一个谋生,可以避开战乱的地方,没想到后来新加坡跟中国一样,卷入战争的漩涡。新中国成立后,有些老师选择回去祖国效力,有些则“马来亚化”,将新加坡当成他们的国家。

当年的会馆社团都会挂上“国父”孙中山的肖像,华侨学校也一样,华社对国的观念可见一般。听大哥哥大姐姐们说,他们每天上课前都向孙中山的肖像行礼。搬来新校舍的时候正好是新加坡自治的年代,孙中山的肖像被收藏起来,改掛各董事的照片如胡文虎、黄富南、李俊承、张汉三等,新加坡独立后改挂尤索夫总统的肖像。

(学校礼堂上张挂着校董的照片。图片来源:MITA-NAS,1963)

学校领导层的身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见证新加坡的历史变迁。创建华侨学校的校董都是当时的富商,通过支助文化教育来回馈社会。据知第一和第二任校长都是国民党的支持者,日治后担任董事长的黄复康则支持共产党。黄复康先将孩子送回中国受教育,随后自己也收拾行装,回到新中国去了。第三任校长严家国和当时的董事长沈家喜则在巴西班让的社区和公民咨询委员会为居民服务。

总理下乡访问



1963年我还是华侨学校的小学生, 7月份的天气炎热,时任总理李光耀顶着大太阳,下乡访问华侨学校和巴西班让村民,受到学校董事、师生、和乡民的热烈欢迎。那时候新加坡已经差不多为加入马来亚联邦准备就绪,正在等待40天后马来西亚的诞生。

总理面不改容,走上通往山顶华侨学校那道长长的斜坡,一路上跟老师同学握手言欢,大家都被总理亲民的作风所感动。那时总理在学校的“汉三堂”以闽南语演讲,主要关系到新马合并的大事。

(时任总理李光耀在学校董事长的陪同下走上前往学校的斜坡。图片来源:MITA-NAS, 1963)

(时任总理李光耀一路上跟老师们握手言欢。图片来源:MITA-NAS, 1963)

虽然人民在全民公投时选择了成为联邦公民的合并方式,社会上则流传着另一派说法,认为合并是在出卖新加坡。总理解释了新加坡代表团到伦敦谈判是有策略性的,而不是赌博性质。谈判时已认定必须加入马来西亚,问题只在于加入的条件。合并后的共同市场有利于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将会给人民带来更多利益与社会繁荣。

此外,总理称赞华人一路来办教育的精神,殖民地政府百多年来只顾赚钱,忽略了教育及其他社会服务。华社亲自办校,就连现在大家聚集的“汉三堂”都是张汉三先生捐赠的。政府会全力关注教育的发展,照顾人民子弟的教育问题。

新马合并后的日子并不平静,隔年就发生了种族冲突,马来人和华人互相厮杀。这个暴动时期,学校被充作村民的避难所,由身强力壮的男丁轮流看守。隔邻的马来村的村长是巫统要员,他出面表示这个社区的马来人由他管制,会确保华人无恙,结果说到做到。

那个年代新加坡跟东南亚各国一样,面对着赤化的威胁。马共领袖余柱业逃到印尼,经常乘着小舟,来往于苏门答腊和巴西班让之间,虎豹别墅旁的琼泉兴咖啡店是他的联络站。由于华文老师孙先生十分严厉,喜欢用藤条鞭打学生,我曾经因为功课没做好,怕被处罚而逃学,躲在虎豹别墅里头,偶尔跟余柱业碰面。余柱业还会跟我这个小朋友聊天,当时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

风起云涌的年代过去了,新加坡算是经历过一场时代的历练,人民有各自的快乐与遗憾。文中许多名字都成了历史人物,当年的街坊分散到各地,学校简朴的生活或许能够为大家留下珍贵的回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