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2, 2015

歌德学院 Goethe-Institut Singapore

2015510日,在文物局的安排下,参观了歌德学院。

水车街(Kreta Ayer Road)、广东民路(Cantonment Road)、尼路(Neil Road)与新桥路(New Bridge Road)之间的地段跟紧紧相连的牛车水一样,被URA规划为历史保留区,使我们有缘见证装饰风艺术(Art Deco)的建筑原貌。

(歌德学院与周遭地段都规划为保留区)

20143月,已经在新加坡扎根36年的歌德学院搬迁至136-138 Neil Road的四层楼建筑,继续推广德国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实际上,歌德学院地处Neil RoadBukit Pasoh Road的交界处。从Bukit Pasoh原文可以了解到这里曾经是个山区(Bukit),可能山区提供红泥,所以也是个制作花盆(pasu)的地方。“巴梳尾”是华人给它的俗名。

(歌德学院地处尼路和巴梳尾的交界)

Bukit Pasoh跟当年的尼路、大门楼Club Street)等一样,属于会馆一条街,如今还可看到颜氏公会、怡和轩、晋江会馆、东安粤剧部、湘灵音乐社、永定会馆、商侨俱乐部等。日治时期,晋江会馆被日军占用为慰安所,据老人家的回忆,那些慰安妇多数是韩国人。

草根书局易手后,从小坡搬到巴梳尾立足,使到这里的文化气息愈显浓厚。以前Bukit Pasoh还有住家,经过URA重新规划后,如今都成了办公楼和餐馆进驻之地。

我倒觉得邻近的恭锡街和德霖街变化更大。这两条街道曾经是流莺之地,战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大红灯笼高高挂,如今转型为餐饮业,只剩下恭锡街8号亮着红灯,告诉大家过去的故事。

有人觉得这样一条现代的餐馆街跟伦敦、纽约等已经没有分别,失去了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

过去的人事如浮光掠影,只有建筑会说话,一席地标为历史保留永恒。

(歌德学院顶层露台看风景)

翻新的考量


歌德学院并不是这栋永久地契的建筑物的业主,业主是一名意大利的大富豪。据建筑师Mr Loh的说法,这名意大利人在圣淘沙的公寓大捞了一笔,转攻商业地段。他并不热衷于可使用的建筑面积,反而对保留原貌、保留格局等深感兴趣,完工后可使用面积反而少了。

(从1930年至今,136 Neil Road的外观并没有特别的变化)

歌德学院这栋建筑物1930年已经存在,前身是一家酒店管理学校(TCC International Hotel School)。跟一般保留区的屋子一样,歌德学院翻新时必须根据URA的条例,外观上保持屋子原来的面貌与红砖结构。建筑师刻意显露出一部分没有洋灰面的红墙,作为原建筑的证明。

(刻意显露的原红砖建筑)

此外,由于德国政府租下这个地方,并且要求安全考量必须根据德国的条例,装修时必须兼顾新德两个国家的建筑要求。这是事前意想不到,但绝对值得的文化交融:

第一:德国的建筑必须有两个出口,作为逃生之用,原建筑却只有一个前门,必须在屋子后面新添一个螺旋梯。螺旋梯看起来古色古香,跟原建筑融合得体。

(新添的螺旋梯。跟本地过去的建筑相比,梯级宽得多了)

第二:德国的楼梯规格较宽,原来的楼梯只有约0.7米,必须加宽至1.2米,方便行动与搬运。

第三:德国法令规定每个员工的工作场地都有“最小面积”。此外,德国政府也为员工作了体恤的考量,让每个员工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窗口,一来可以采光,二来可以观赏户外的风景,随时调剂身心。

(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窗户和天空)

(德国人的中国结)

地下室


叫人意外的是外表四层楼的旧建筑竟然有个地下室,入口处跟主体建筑分开,从Bukit Pasoh进入。1920年代,原建筑师根据Bukit Pasoh的地形,充分利用山麓斜角的空间,建设一间面积较小的地下室。这类地下室在欧洲、伦敦是挺常见的,本地倒不普遍。

(地下室)

由于有地下室,引起我对原来的建筑物是否有个水井的好奇。上世纪80年代,斜对面尼路鹤山会馆那整列店屋都有个水井,相隔不远的尼路峇峇博物馆内也有个水井,水源来自达斯顿山(Duxton Hill)。建筑师表示歌德学院装修前并没有水井的迹象。


在歌德学院参观,最感染人的地方是德国尊重人权,尊重私人空间的做法,或许那是许多本地员工所无法想象的。

(顶楼露台一角:全部员工都可以自由使用)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